Product display
9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媒平台 “真相社交” 上公布了一封写给 “所有北约国家和世界” 的信函。在信中,特朗普敦促北约(NATO)成员国立即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并提议北约集体对中国征收50%至100%的关税。特朗普在信中称:“你们准备好了,我就行动。何时开始?由你们决定。”
三管齐下,特朗普频繁施压盟国
近一周,特朗普政府密集对欧盟、G7 国家、北约成员国展开施压,核心诉求聚焦两点:一是强化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二是以 “中印购买俄罗斯石油” 为借口,要求对两国加征50% 至100%的高额关税。 1、施压G7国家:推动对中印征收50%-100%关税 美国特朗普政府妄图在G7财政部长视频会议上,向G7国家施压,要求对中国和印度加征50%至100%的关税。美国试图将自身对俄罗斯的制裁意愿强加给盟友,并以此为借口惩罚中印两国正常的能源贸易行为,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原则。 2、施压欧盟对中印征收100%关税 在美国与欧盟的高级官员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这场会议本意是通过极限施压俄罗斯来结束俄乌冲突,然而特朗普却提出了一个超乎寻常且荒谬至极的要求。他竟想让欧盟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大国都加征100%的所谓“二级关税”,其目的无非是妄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全然不顾这种做法对中印两国经济以及全球贸易秩序造成的严重破坏。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紧固件消费市场之一,中国每年对欧出口紧固件金额超数十亿欧元,产品涵盖汽车、建筑、机械等关键领域,且已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若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将严重阻碍我国紧固件产品进入欧盟市场。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欧盟市场紧固件供应短缺,价格上涨,进而影响欧盟相关产业的发展。 3、施压北约成员国:以 “临时措施” 为名要求集体对中国征税 特朗普还提议北约作为一个整体,对中国商品征收50%至100%的关税,其理由是中国从俄罗斯大量购买石油和能源。他甚至荒谬地表示这些关税应在俄乌战争结束后“完全撤回”,以避免长期贸易战,将此描述为“临时性惩罚措施”。这种将关税作为政治工具,随意挥舞的做法,充分展现了其短视和霸权。
中方坚决反对,呼吁维护贸易秩序
9 月 15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就美方此举进行回应。林剑表示,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无可厚非。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严重破坏国际经贸规则,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他指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坚决反对对中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 “长臂管辖”,如果中方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必将坚决反制,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同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中方反对以所谓 “涉俄” 为由,对中国采取经贸限制措施。美方此次意图胁迫相关方面,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中国加征 “次级关税”,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可能对全球贸易和产供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任何方面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希望美方谨言慎行,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妥善解决经贸分歧,也希望相关方面坚持原则,与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世界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行业警醒:短期应对风险,长期布局 “抗风险能力” 面对潜在的关税冲击,中国紧固件行业需做好两方面准备:客户的沟通,提前制定关税转嫁、订单分流(如转向东南亚、南美等非施压市场)、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以对冲成本)等应对方案;长期来看,需加快 “向内需转型” 与 “全球化布局”——一方面深耕国内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市场,降低出口依赖;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建厂、合作设厂等方式,规避单边关税壁垒,提升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今天,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的行为,既是对国际经贸秩序的破坏,也是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 “人为切割”。中国紧固件行业既需坚定应对短期风险,更需在中方的有力保障下,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维护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合法地位。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共同抵制单边霸凌,推动构建更公平、稳定的国际经贸环境,让制造业产业链,回归 “合作共赢” 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