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isplay
2025年10月2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宣布,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的碳钢紧固件作出第四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认定若取消现行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和补贴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这场始于2004年的贸易争端,将继续影响我国碳钢紧固件产业。
一、终裁落定:监管延续成定局,中国企业税负持续 CBSA在本次终裁中明确,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的碳钢紧固件存在的倾销与补贴行为可能持续或再度发生。 此次裁定延续了加拿大在此案上的一贯立场。此次裁定并非终点,2026年3月11日前,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CITT)将作出产业损害终裁,届时将最终决定是否继续维持征税措施。 二、二十年争端回溯:四轮复审,措施持续 本案时间线跨越二十余年,形成清晰的贸易政策轨迹: 2004年4月28日,加拿大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的碳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开启争端序幕。 2005年1月7日,加拿大开始正式对中国大陆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2010年1月6日、2015年1月5日,CITT两次发布日落复审终裁,延长涉案产品的双反措施。 2020年3月26日,CBSA作出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维持征税。 2025年5月5日/6日,CITT和CBSA宣布启动第四次复审调查,并于10月2日作出本次肯定性终裁。 三、行业应对:把握窗口,积极抗辩 面对当前局势,金妹子建议企业采取以下行动: 把握程序窗口:密切关注CITT在2026年1月5日前举行的听证会,可通过官方邮箱(citt-tcce@tribunal.gc.ca)提交书面抗辩意见与证据。 核查产品信息:立即核对出口产品是否落入涉案税号(如7318.11.00.00等),并整理历史出口数据。 借鉴历史经验:回顾过往案例,部分企业曾通过积极抗辩,成功将反补贴税从1.25元/公斤降至0.25元/公斤,证明了“程序博弈”的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复审并非个例。2025年4月,加拿大还对11国合金钢线材发起反倾销调查,显示其强化钢制品贸易救济的政策倾向。此举可能倒逼中国出口企业加速市场多元化布局,积极开拓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以分散潜在风险。 这场长达二十年的贸易拉锯战,终局将于2026年3月揭晓。对于中国紧固件企业而言,积极应对、善用规则、主动求变,才是穿越这场漫长贸易风雨的的关键。